是結束也是開始
少年時做作文,起頭常愛用「光陰似箭」、「光陰如白駒過隙」等詞,陳腔老套,心中其實並無惜時之念。長大後,庸庸碌碌,恓恓惶惶,日曆一頁一頁地撕,不覺撕掉最後一頁,這才感到時間飛逝,又是一年結束,不免有些驚慌失措,好像有許多事該做還沒做,對於迎面而來的新的一年也還沒有準備好。
「結束」與「開始」同時發生,毋怪英文裡的「畢業禮」一字,也作開始解。學生畢業並非學業到此為止,再無可學該學之事。相反,畢業正是另一學習階段的開始。
事實上,人生的歷程,就是一段一段的「結束」與「開始」。嬰兒階段的結束,是求學階段的開始;求學階段的結束,是踏入社會求職就業的開始;單身的結束是婚姻的開始,也是為人父母的開始;中年的結束是老年的開始等等──告別一個階段,就進入另一個階段,層次分明,無從閃躲。但老年的結束呢?老年的結束自然是死亡的開始。但死亡是生命的結束,它也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嗎?
從常理來看,就知道死亡絕對不是?束。如果死了就一了百了,那些無法無天,作惡多端,卻逍遙法外的人,他們的報應在哪裡?如果這樣,每個人只要今生過得舒適享受就好,什麼仁義道德禮義廉恥,全可不顧;反正做好人也是死,做壞人也是死,有甚麼不同?如果真是這樣,天理何存?
聖經上說:「按著定命人人皆有一死,死後且有審判。」(希伯來書九章27節)可知死亡祇是肉體生命的結束,但卻是另一階段的開始。死亡好像一扇門,推開這道門就進入另一個時空。在這個時空中有兩個不同的去處:一個是為義人預備的新天新地,一個是為罪人預備的火湖,聖經的最後一卷啟示錄對此有詳細的說明。
但誰是義人,誰是罪人,不能由我們說了算,要依聖經的標準判斷。就好像在一個國家內判斷國民有罪無罪,不能依人的好惡來說,要依國家的法律由法官判決為準。聖經上說「世人都犯了罪、虧缺了神的榮耀。」(羅馬書三章23節)神起初造人是按他自己的形象造的,原有祂的榮耀。可是始祖違背了他的吩咐,又說謊掩飾,因而犯了罪。因著罪的感染和遺傳,人失去了神的信實、仁愛、公義、憐憫等屬於神的榮耀形象,因而世人都是罪人。
人就此絕望了嗎?不,約翰福音三章17、18節說:「神差遣他的兒子降世…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。信的人不被定罪,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…」死後既有審判,有罪的人與罪得赦免的人,自然各有不同的去處。凡重視終極歸宿的人,都應知道其中的分別。
本文章由希望森林提供。其文章內容、圖片以及相關影音為提供者所有。如需轉載,請恰文章版權單位所有單位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